周燕儿 丨绍兴湖塘西跨湖桥查询与研讨_产品系列_天博官网登录平台_天博官方app下载网站
周燕儿 丨绍兴湖塘西跨湖桥查询与研讨
更新日期:2023-05-03 |   更新作者: 产品系列

  湖塘西跨湖桥坐落绍兴市柯桥区湖塘大街湖塘村西跨湖天然村,是桥都绍兴稀少难得的珍宝,现为浙江省文物维护单位。拙文依据历年查询、采访的第一手材料,结合谱牒、方志等文献,对该桥的保存情况、前史沿革、相关人物和研讨价值进行收拾考述,以就正于诸博雅正人。

  净跨8.70米,拱矢5米,拱脚宽4.50米。砌拱办法为纵联分节并排法。共有联石8节,均呈正方形,边长0.35米。拱石每列8块。

  拱券有焊锡勾缝。南北拱石上各有题记一处,均楷书,阴刻。南侧题记曰:“本里信官胡楫制作。”

  共1竖行,字径0.07米。北侧题记曰:“大清嘉庆九年甲子,本里信官胡延璠等重建。”

  分2竖行,字径0.09米。拱顶置拱冠石(龙门石)5块,石面雕刻圆形图画,自东至西依次为如鱼得水、鸣凤向阳、鱼跃龙门、鹿寻灵芝、麒麟踏云。

  拱顶券脸石上凸出一扇面形匾额,其下承托两个满意状挂钩,石面阳刻“西跨湖”3字,楷书。

  桥面长4.26米,宽4.20米,中心用石板斗方铺设,成为定心石(千金石)。拱桥南北桥台外壁,均用条石间丁石错缝叠砌,上施压口垂带石,石宽0.75米。垂带石上装置实体素面栏板。栏板长2.45—2.85米,高0.48米,厚0.26米。栏板与栏板间交叉望柱,柱高0.90—0.95米。柱头雕刻蹲狮、覆莲、束腰仰覆莲等图画,石质稍有风化。

  其间蹲狮男女各一对;覆莲本分外三层,顶设宝珠;束腰仰覆莲本分外两层,顶设满意。栏板以浅刻云纹抱鼓石收尾。抱鼓石长1.10米,高0.48米,厚0.24米。桥坡略呈喇叭形,其间南坡长11.12米,坡脚宽5米,设踏跺21级;北坡长11.04米,坡脚宽5米,设踏跺22级。每级踏跺宽0.43—0.49米。坡面较陡峭。

  西跨湖桥拱桥桥面留有三处圆形柱洞,一处在南面起步阶石上,另两处在西面垂带石上。

  柱洞东西距离1.05米,南北距离4.05米。洞口直径0.11—0.12米,深0.03米。桥面两头栏板中心,又各镂一对称小圆孔,孔径0.03米,深0.06米。据世居西跨湖桥畔的胡光国先生回想,这些柱洞和圆孔,均系民国年间设置岗亭留下的遗址。本来西跨湖桥上并无亭,20世纪30年代,因时局动荡,常有山贼入村侵扰,居民深受其害。为加强防卫,当地政府部门便在桥上建起一座木构岗亭,亭旁装置栏栅,白日敞开,晚上封闭。一起,衔接南岸渡船头的几拼梁桥石板,也被替换成可活动的木板,白日铺上,晚上卸下。每到夜晚,亭内还有保安队员轮番放哨。中华公民共和国树立后,社会安稳,民意安靖,山贼绝迹,岗亭随之废圮。[1]

  西跨湖桥梁桥坐落拱桥两坡延伸段,当地俗称桥尾巴。其间拱桥南坡以下的梁式平桥,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习惯航运需求,部分有所改动,行将原有的8孔梁桥,改筑成3孔梁桥。现全长28.78米,桥墩用条石错缝砌筑,桥面横铺石板,宽2.05米。桥两头夹护镂孔石栏间仰覆莲望柱。拱桥北坡以下设梁桥1孔,用6拼石梁平铺,全长5.40米,面宽3.56米。

  桥墩用条石间丁石错缝叠砌。桥孔跨径3.3米,出水高约1.70米。桥面东西两头装置实体石栏,栏板长3.75米,高0.39米,厚0.28米。栏板外侧各有题记一处,均楷书,阴刻。东侧题记曰:“大清嘉庆九年甲子孟秋,里人胡一峰、胡庆泰、胡配谦、胡涵三重建。”分9竖行,满行3字,字径0.09米。西侧题记曰:“乾隆十一年又三月廿五日,胡尔隽、胡渭隆重修。”分7竖行,每行2-3字不等。字径0.16米。梁桥北堍折向东北面设4级踏跺落坡。

  西跨湖桥桥台东侧墙上,还残藏着部分白底蓝字印痕,应与抗日战争时期山阴张川胡氏族员(湖塘支脉)胡文达,书写抗日救国宣扬标语和护桥业绩有关。

  同堰桥紧依西跨湖桥北堍西侧而建,平面与西跨湖桥呈曲尺形,故在当地又有连心桥之称。该桥系单孔石梁桥,东西走向,跨过堰河南端,全长10.45米,跨径4.40米。

  桥墩用条石间丁石错缝叠砌,其间东桥墩侧壁与堰河石岸齐平;西桥墩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宽1.65米;下部宽2.63米。与上部比较,下部南北双面别离构成0.78米和0.20米的台面。特别是南台面东南角处理成圆弧形,南侧依岸还设有河埠踏道。桥墩出水高2.60米。桥墩之上设南北向抬梁,各挑出桥墩0.35米,两头又置冒石,用以承托固定桥面石梁及护栏。桥面长4.75米,宽1.62米,由3拼石梁组成。桥面南北两头置实体条石坐栏,均长4.37米,高0.23米,厚0.24米。其间南坐栏外侧中心有讹角形外框,框内阳刻“同堰桥”3字,楷书,字径0.15米。上款署“嘉庆九年冬月吉旦”,共1竖行;下款上下端署“里人”“重建”4字,中安置“胡涵三、胡一峰、胡庆泰、胡配谦”4人名字,排列4竖行。上下款均楷书,阴刻,字径0.03—0.05米。2000年前后,南坐栏坠入堰河中并折断,被打捞出水后持续运用。后该坐栏由绍兴县文物维护办理所调换更新。桥东西两坡别离设条石踏跺10和11级。踏跺长1.67米,宽0.30米,高0.13米。因为该桥坡未设栏板,且终年行人不停,踏跺外表被磨得非常润滑,出于安全考虑,石面被从头凿毛。同堰桥下的堰河,南接鉴湖,向北弯曲流经西跨湖天然村内,并与后畈江相通。

  《重修西跨湖桥碑记》一通,原嵌于西跨湖桥北堍东侧古大庵外墙面间。20世纪90年代,大庵拆毁,碑被移至桥北堍东侧,覆亭维护。该碑为会稽石质,高1.93米,宽0.83米,厚0.13米。阳面加工平坦,阴面较为粗糙。碑额两头角略呈弧形,额篆“重修西跨湖桥碑记”8字,横列1行,阴刻,字径0.18米。碑铭分18竖行,满行38—40字,楷书,阴刻,字径0.03米。部分笔迹已风化脱落。

  碑铭追溯西跨湖桥的创立前史,要点记叙清嘉庆九年(1804),山阴张川胡氏族员(湖塘支脉)胡延璠辞官返乡后,牵头对“渐致倾圮”的该桥施行重修,使“祖德从头,行人永赖。”文末附有捐资修桥者名单及金额。该碑立于嘉庆十年(1805)正月,撰文者为胡延璠。碑铭如下(文中标点和分行符“」”为笔者所加)。

  湖塘西跨湖桥,创自前明万历二十八年,乃我」十一世叔祖古峰公所建。规划基址备详志乘,利济之功,洵非溢辞。二百余年来,历时既久,□石□毁,」渐致倾圮。余宦蜀时,房族庆泰弟、涵三侄、炳文再侄辈,札商重修,欲予领其事,予慨然曰:“甚幸也!」所以光」祖德,利行人,义在当为,予何敢委!”惟是西南距离,有志未逮者几十年。本年解组归里,爰集始议以」□,醵金采石而从头之。经始于嘉庆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完工于十一月十九日。夫予以懦弱之躯」□□斯钜任,所赖二三同志积极捐输,共襄其事,不四月而厥功告竣,深幸」祖德从头,行人永赖也。谨书巅末,而为之记。」

  诰授朝议大夫,同知四川达州直隶州事,历任阆中、广元县知县,汉州、简州、天金州知州,加四级胡延璠」一峰氏撰。谨将捐钱名字数目开列于后。」

  胡一峰捐钱伍百贰拾千文、」胡庆泰捐钱壹百贰拾千文、」胡配谦捐钱壹百千文、」胡涵三自捐并劝捐钱壹百柒拾千文、」胡嵩年捐钱伍拾千文、」胡禹功捐钱贰拾千文、」胡学泗捐钱拾千文。」

  西跨湖桥北堍原有古大庵,距桥不远处又有胡家大厅,两者均与该桥开创人胡古峰有关。

  古大庵,原名白云庵。据《张川胡氏宗谱》记载,该庵原为胡古峰旧宅,后改建成庵[2]。又据《民国绍兴县志材料第二辑》采访稿显现,古大庵树立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3]。1985年3月7日,经笔者实地查询记载:该庵原有两进砖木结构修建,坐北朝南,中隔石板天井,两头有厢房。第二进已拆毁,仅存第一进平屋,面宽三间,阴阳合瓦,硬山顶。通面宽10.45米,通进深6.80米。其间明间面宽3.30米,东次间面宽3.05米,西次间面宽3.10米。梁架结构均为穿斗式,用7檩5柱。明间脊檩与中柱交接处,以及上、下金檩和檐檩下,均置“十”字形斗栱,栱瓣砍削有力;脊檩与内额间设一斗三升式隔架科两攒。前后檐柱柱础呈鼓形,最大腹径居中部;内柱柱础均呈“礩”形,上半部稍高。该修建具有典型的明代中晚期修建特征。庵内不住僧尼,只要胡古峰塑像(乡民敬称“大桥菩萨”)和“尚义”匾额,乡民岁时祭祀。胡家大厅原在西跨湖桥西北约500米处的湖塘村王公溇天然村,据1983年10月21日,绍兴县湖塘乡文化站干部叶长福等先生查询,亦为胡古峰在营建西跨湖桥后所建,其时只剩下朝南石库门斗一座[4]。现在,古大庵和胡家大厅已化为乌有。

  西跨湖桥作为“十里湖塘”水乡闻名的人文景象之一,曾招引不少文人墨客景仰往游。清代绍兴籍闻名文学家李慈铭,就屡次乘坐画舫至此旅游。尤其是清同治五年(1866)初夏,还在桥畔的“魏氏东宅”[5]卜居。据胡光国先生介绍:“听祖辈传下来,李慈铭当年小住湖塘时,画舫就停靠在西跨湖桥北堍。”[6]李慈铭写下歌颂湖塘山水景色、风土人情、名特特产的丽诗佳文中,与该桥有关之句即有:《落日中过湖塘村爱其景色欲迁徙之属画师分写二图认为先券》:“十里湖塘一镜圆,端相结屋水云边。”[7]《微雨过湖塘二首》:“西跨湖桥雨届时(偏门外有跨湖桥,故此以西名),四山烟景碧参差。”[8]《买陂塘·丙寅初夏,过湖塘村,卜居魏氏东宅。忆丙辰之冬,买村东王氏屋不果,今十年矣。山赀未成,水云终负,欣然谱此,情见乎辞》:“认湖西岸,花如绣,画船重系桥畔。”[9]《百字令·乞胡石部画〈湖塘村居图〉,用金风亭长〈东曹秋岳画竹垞图〉韵》:“独爱西跨湖桥,峰回水抱,丹翠供酌量。”[10]《七居》:“至于跨湖之桥,七尺之庙,思马侯之美,功服神禹之遗教。”[11]等等,由此可见,该桥在他心目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西跨湖桥的共同风韵,也曾引起我国闻名古建园林学家、文学家陈从周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他亲临查询该桥,并将拍照的4帧全景和特写相片,载录于编著的《绍兴石桥》一书中[12]。

  西跨湖桥碑文题记、清《张川胡氏宗谱》及当地口碑标明,该桥自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由山阴张川胡氏族员(湖塘支脉)胡古峰创立以来,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和嘉庆九年(1804),先后由胡氏族员胡尔隽、胡渭隆、胡延璠、胡庆泰、胡配谦、胡涵三、胡炳文、胡嵩年、胡禹功和胡学泗出资,作过两次不同程度的补葺维护,始末原由明晰明晰。同堰桥虽始建年代不详,但在清嘉庆九年(1804),亦由胡涵三、胡延璠、胡庆泰和胡配谦捐资重建。民国初年,地方政府又对西跨湖桥作过一次小规划的修补。但因为在补葺过程中监管不力,桥拱的部分焊锡遭工匠盗窃,致使桥梁的安定性遭到必定程度影响,故被当地民间讥讽为“不修一千年,修修五百年”[13]。

  1985年3月,绍兴县文物维护办理地点全县打开文物普查时,对西跨湖桥作了文字和绘图记载。2002年12月18日,该桥被列为绍兴县文物维护单位。2011年1月7日,该桥作为“绍兴古桥群”之一,又被升格为浙江省文物维护单位。

  2013年,绍兴县文物维护办理所遵从“不改动文物原状的准则”,对西跨湖桥和同堰桥施行维护补葺。其间西跨湖桥修补整治内容:1.除掉桥两头后期改动的水泥桥面,使之康复原貌;2.补配桥面、桥墩、桥栏已缺失或已破碎不成形的石板和条石;3.修补部分已严峻风化的望柱坐狮。同堰桥修补整治内容:1.用石板替换后期铺设的桥面水泥板1拼;2.替换桥面南侧已开裂石栏,按原样翻刻桥名。现原石栏被锯成4截,移置于西跨湖桥拱桥北坡与北梁桥结合部折角处,部分笔迹尚存。3.修补部分已沉降、开裂踏跺。此次修补资金合计38万元。

  为科学、标准、有序地维护西跨湖桥,2015年9月28日,浙江省公民政府划定发布该桥的维护规划和制作操控地带。维护规划:整座西跨湖桥及桥东侧碑亭和桥西侧同堰桥,桥东西两头各向外延伸10米。制作操控地带:东西两头以维护规划为基准向外延伸20米为界,南北两头向外延伸10米为界。此外,该桥还设有维护标志碑,树立记载档案,履行专人担任办理。

  胡古峰,名楫,字汝舟,又字国进,号古峰,山阴张川胡氏第十一世。生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四月二十日。祖父胡景春、父胡世凤,均为绍兴府学廪生,有“高才生”[14]之称。

  胡古峰系世凤第四子,生有奇表,两手各有六指,除拇指外,其他各指间有皮肉相连,状若鹅掌,但却自幼颇具胆识。湖塘旧宅旁,建有一座曾祖父胡克忠(字诚之,号南峰,别署强学斋主人)的进士牌坊,牌坊周围常有野兽出没,为乡民所害怕。他8岁时从私塾读书回来,见野兽憩息于牌坊之上,便大声叱喝,野兽溜之大吉。后随父旅居京都,为了堆集常识,增强回忆,常常帮人抄书、校书。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他以贡生身份谒选授万载县(今属江西)县丞。数年后,因政绩卓著,被调任金吾卫阅历,累升左卫指挥、右卫指挥佥事、都指挥佥事等职。

  胡古峰生性孝友,可谓榜样。他的父亲逝世后,极力服侍母亲潘氏。母亲体弱多病,曾焚香请以身代。他在万载县为官时,得悉母亲患病,从数百里外赶回探望,并要求辞去职务终养,但未获同意。他至京城任职后,将母亲迎养于长安府第。母亲88岁那年逝世后,他还刻制木肖像供奉。万历四十六年(1618),他又将坐落西跨湖桥北堍的宅第改建成白云庵,以寄予对先母的哀思。相同,他的兄长胡桐逝世后,对待寡嫂也非常恭谨,对待兄子好像己出。

  胡古峰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万历二十八年(1600),他独资创立西跨湖桥的业绩,不只铭刻于桥碑、桥拱,还被载入清《张川胡氏宗谱》,并在当地民间传为佳话。清《张川胡氏宗谱》云:“家临鉴湖,湖面滉漾,欲渡则鼓枻而前,不然路程纡曲,非略彴可济,行人苦之。公(指胡古峰)叠石为跨湖大桥,规划宏壮,至今两地之人,犹啧啧称公德不置。”[15]至于建桥的缘由,乡民口口相传:西跨湖桥地处十里湖塘,沿湖村舍树立,人烟稠密,但因为没有跨湖桥梁,两岸乡民来往需用船舶摆渡,如若绕道,则路程更为悠远。一日,胡古峰目击一携男抱女,正在摆渡,突遇一阵暴风,船舶掀翻,母子仨落水罹难,因而心胸怜惜,出资制作了这座跨湖大桥。[16]万历三十八年(1610)五月,胡古峰鉴于国家比年灾荒,财务窘迫,大方捐银十万两,遭到皇上的嘉奖。诏曰:“胡楫捐银助赈,亦见尚义,该各衙门知道。钦此。”[17]他便取“尚义”二字,作为宅第的堂名。明天启元年(1621)三月,他又捐助饷银二千两。这在《明实录》中亦有所记:“金吾卫指挥题升守备胡楫,捐赀二千两助饷,命加都司佥事职衔。”[18]其时,顺天府涿州(今河北涿州市)琉璃河南的南挟河,水流湍急,腐蚀堤岸,临河居民深受其害,他目击这一情况,决然捐银构筑石塘若干丈,以资保卫。有关胡古峰的其他义行,在清康熙《山阴县志》中提及的,尚有“鉴湖滨有桥倾圮,捐千金修之。……恤亲邻、赈穷之、瘗枯骨”[19]等等。

  胡古峰卒于明天启四年(1624)四月三十日,葬涿州挟河畔。湖塘万年溇(今属鉴湖村轮穗天然村)亦有他的衣冠冢。据湖塘村魏阿四先生见告,胡古峰衣冠冢砌筑较为考究,墓道设有石马、石虎等石像生,1962年前后拆毁。[20]

  胡尔隽,名公奇,字尔隽,号拙民,山阴张川胡氏十四世祖(湖塘支脉)。生于清康熙九年(1670)四月九日。父胡万杰,官怀集县(今属广东)巡检。胡尔隽自幼随父旅居西粤,深明忠孝大义,七岁失怙,哀毁如成人。成年后因老母健在,抛弃宦游京城的时机。曾至松江寻访暨阳十一世祖、元泰定年间进士胡师善墓地,重竖旧碑。又曾捐资协修《张川胡氏宗谱》。他居家默不做声,减弱平缓,被时人视为唐代名臣娄师德。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他的三子胡文楷出任陵水县(今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典史,临行前苦口婆心:“弗以秩卑而丧厥志,居心宜宽厚,遇事宜廉谨,孽钱不享,昭如日星,汝当书绅认为戒。”[21]他72岁时,写就《自叙篇》上万言,对自生行迹作了全面总结。清乾隆十五年(1750),他八秩寿诞,会稽籍状元梁国治为之编撰《拙民胡公八十寿序》,以志道贺。乾隆十七年(1752),他以82岁高龄覃恩恩赐顶戴、粟帛。乾隆二十一年(1756)十月逝世,享年86岁。胡尔隽重修西跨湖桥的义行,除镌刻于桥栏外,还被载入清《张川胡氏宗谱·拙民公传(十四世)》中,其云:“家临鉴水,古峰公曾建跨湖石梁,为水陆要冲,年久渖漏,行旅兴嗟。公偕族孙渭隆公讳藩者,诹日鸠工,越三年而役竣。”[22]修桥工程历时三年,可见其规划之巨大。这是胡尔隽生平的一大亮点。

  胡渭隆,原名延瑛,后改名璠,字渭隆,山阴张川胡氏十七世祖(湖塘支脉)。历任直隶新城县(今属河北)、宁化县(今属福建)典史。据西跨湖桥栏板题记显现,胡渭隆与族祖胡尔隽重修西跨湖桥的时刻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

  胡延璠,字孔美,号一峰,山阴张川胡氏十七世祖(湖塘支脉)。生于清乾隆二年(1737)九月十七日,卒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七月初二日。年仅12岁失掉父亲,家里没有固定的工业,靠母亲纺织保持生计。他外出读书,颖慧过人,稍长,更刻苦自励。曾参与生员考试未能如愿以偿。乾隆二十三年(1758),他投靠亲朋来到四川,学习法家言辞,兼而教育蒙童,用所得束修奉养老母。馆课空闲,潜心律学,每到夜半犹无倦意,数年学成,被官方竞相聘为幕僚。后以清将温福幕僚的身份,参与征讨四川巨细金川土司暴乱。乾隆四十五年(1780),捐资候选州吏目,在清将阿桂帐下办理军务,并教授巨细金川公民用犁耕法拓荒种田,使得收成翻倍。后被补为邻水县(今属四川)典史。任上见郊外空位,溪壑幽秀,绝似故土绍兴书法圣地兰亭,便构亭辟径,建成闻名的“流觞曲水”景象。乾隆五十年(1785),署理达州(今四川达州市)麻柳场巡检。乾隆五十二年(1787),补四川打箭炉厅照磨。不久,调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县丞。乾隆五十六年(1791),廓尔喀王国侵略西藏,清将福康安受命率军反击,胡延璠随营就事,冒险运送粮草。乾隆六十年(1795),因军功显着,擢升邛州(今四川邛崃县)州判,不久署理灌县(今属四川)知县。嘉庆元年(1796),调任阆中县(今属四川)知县。任上,躬自督修城垣、改道嘉陵江;又捐俸埋葬枯骨残骸。特别是于城西补修防洪护城鱼翅石堤,现根本保存无缺,并被发布为阆中市文物维护单位。公事之余,他还编撰《俚歌》,劝导大众暂停争讼,大很多被感染。不久,委署汉州(今四川广汉市)知州,但未满月即卸事。对此,他作有《寄别汉州》诗四章,以寄予情怀。嘉庆二年(1797)后,先后两次署理简州(今四川简阳市)知州。任上清除陋弊,根绝贿赂,修葺文庙、创立奎星阁、康复凤仪书院,使当地民俗和文风为之一变。此外,他还带头捐廉俸倡修州城北交通要道上的瑞华桥,上架木梁,并建瓦屋19间,历时七个月而竣工,更名万安桥。“屹然虹亘,行人攸赖”[23],成为简州前史上仅有的一座风雨桥。又捐修州北大路70余里。嘉庆四年(1799)春,离任赴四川广元县之日,士民数万人攀辕卧辙,含泪道别,称之为“胡彼苍”[24]。他所作《别简州士民》诗中的“念我身劳殷抚字,怜渠心苦惜膏脂。”[25]之句,便是勤政爱民的线),调署天全州(今四川天全县)知州。在任劝课农桑勤勉不倦。又自捐并募资上万金,补葺大渡河上泸定桥(铁索桥)。又发布《告示》,奉劝士民崇尚节省,考究孝悌。因为该《告示》写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故而在当地及邻县民间广为传诵,并被书法爱好者抄写后挂于厅堂,奉为治家宝鉴。嘉庆七年(1802),升达州直隶州(今四川达州市)同知加知府衔。嘉庆九年(1804),因患腿疾致仕返乡,诰授朝议大夫。关于胡延璠的政绩,清咸丰《简州志》赞誉道:“训士民,如家人、父子之相与语,酌理准情,醒人心目。所揭训词,争抄本钱,至今传讼。”[26]清咸丰《天全州志》点评为“莅政公勤,多惠政”“仁慈明察,劝课农桑,亹亹不倦。”[27]。著有《西藏闻见录》《一峰诗稿》等。

  胡延璠晚年居家以积德行善为乐事,曾增置鼻祖至祖父历代祀田二十亩;又购买义山,作为窘迫族员的墓地。至于周济因贫不能嫁娶或无以营生、无法营葬的乡民,更是习认为常。他于嘉庆九年(1804)建议重修西跨湖桥之事,在清《张川胡氏宗谱》中亦有所载:“跨湖大桥,自前明古峰公制作,经拙民公重修,至是复坍颓。公首捐五百金,集族中有力者协同襄事,不数月还旧观。”[28]关于此次修葺工程,《重修西跨湖桥碑记》称“重修”,拱石及栏板题记则称“重建”,阐明古人对“重修”和“重建”二词的概念较为含糊。实际上从现存首要石雕构件具有明代特征剖析,这仅仅一次落架大修。

  胡庆泰,字有隆,山阴张川胡氏十七世祖(湖塘支脉)。据《重修西跨湖桥碑记》载,胡庆泰曾与胡延璠“札商”修葺西跨湖桥事宜,并为此次重修“捐钱壹百贰拾千文”。

  胡配谦,原名荣世,字益之,号配谦,山阴张川胡氏十八世祖(湖塘支脉)。自幼失掉爸爸妈妈,依托兄嫂抚育。长大后感谢思奋,读书颖慧。因迫于生计,至福建泉州经商,在取得本钱后,回家园置办不少地步,以收租为生[29]。生性乐善好施,对族员姻亲中孤寡贫穷者,总是大方解囊,极力周济。曾捐赠祀田若干亩,用来供奉先世,为里人所敬仰。敕封修职郎。据《重修西跨湖桥碑记》显现,胡配谦为此次重修西跨湖桥,“捐钱壹百千文”。

  胡涵三,初名繁湘,更名繁潮,后又改名潮,字涵三,号海门,又号恒斋,山阴张川胡氏十八世祖(湖塘支脉)、胡古峰八世孙。生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五月初五日,卒于清道光七年(1827)十一月初七日。自幼体弱多病,但聪颖过人,力学不倦,少年即补会稽县生员。年仅弱冠失掉爸爸妈妈,因持理家政而无暇专注攻读。每临考试,便避居邻近寺院,突击温习月余。清嘉庆六年(1801)中乡试副榜,清嘉庆九年(1804),考取乡试第4名举人。尔后屡试不第,转而经商,家境渐丰。他秉承母教,助人为乐,致富不忘桑梓。嘉庆十九至二十年间(1814—1815),越中灾荒严峻,他施粥救助近村饥民,并与乡中有财力者集资,按日散赈。又随带官府檄文,赴福建收购粮食二万石,泛舟千里而归,在城乡设局救助。嘉庆二十五年(1820),山阴大旱,他邀请乡民疏浚张川,以灌溉农田。萧山新林周塘简单决堤,他经现场勘测,呈请官府另开引河,以利泄水。上虞曹娥江百官渡,为绍兴商民必经之途,但渡船掌管者敲诈勒索,害人匪浅。他与上虞梁质夫、萧山韩秋塍二乡绅,集捐义渡船舶五艘,又置办田产,作为终年经费支出,兴利除弊,在民间传为美谈。绍兴府城司狱署前旧有育婴堂,场所狭隘,经费缺少,他与挚友田晓耕、平二渔协商,呈请知府批复,移置于府城西郭门外麟趾(灵芝)乡,并先捐田十亩相助,该工程直至他逝世二年后才告竣。他素日外出,扁舟来往,也总是带着草药,以布施贫穷患者。他还长于调解纠纷,耐性引导,平缓僵局,“如春风冻结,毫不费力”[30],为乡民所信任。清代闻名学者、教育家宗稷辰称他为“邑中敦信重谊,急人之急者”[31]。他的墓在山阴杨梅坞,墓表亦由宗稷辰编撰。胡涵三亦工文辞,被一起代金石家杜煦称为“谈论倒闭,心手了了,得眉山大苏之长;尺书小品,诙诡可喜,人多宝弆。”[32]著有《家训》一卷。清《张川胡氏宗谱》中,还录入其所作《赠邑侯徐公并序》《题陈芸圃先生玉照》诗二首。[33]

  据《重修西跨湖桥碑记》显现,胡涵三曾与胡延璠“札商”修葺西跨湖桥相关事宜,并为此次重修“捐钱壹百柒拾千文”。清田耕心《胡海门传》中,亦提及捐资重修西跨湖桥事宜。

  胡嵩年,清光绪《张川胡氏宗谱》未见载录。但该谱中有胡松年,原名楦,后改名廷枢,字松年,山阴张川胡氏十八世祖(湖塘支脉),候选从九品官。[34]笔者认为胡松年似系胡嵩年之误。据《重修西跨湖桥碑记》载,胡嵩年为此次重修西跨湖桥,“另捐钱伍拾千文”。

  胡炳文,原名维元,字燊一,号炳文,胡配谦长子,山阴张川胡氏十九世祖(湖塘支脉)。善治家业。湖塘至宾舍村路,一遇雨天,泥泞不堪,寸步难行,他开创修砌,便利来往行人;又曾集资补葺镜水庵。候选从九品官,貤赠奉直大夫。据《重修西跨湖桥碑记》载,此次修葺西跨湖桥,亦与他的大力“札商”分不开。

  胡禹功,名维成,字禹功,山阴张川胡氏十九世祖(湖塘支脉)。据《重修西跨湖桥碑记》载,胡禹功为此次重修西跨湖桥,“捐钱贰拾千文”。

  胡学泗,字圣泉,山阴张川胡氏十八世祖(湖塘支脉)。邛州庠生。据《重修西跨湖桥碑记》载,胡学泗为此次重修西跨湖桥,“捐钱拾千文”。

  胡文达,奶名六七,字雨仁,号梅轩,湖塘人,系胡配谦后嗣、胡廷瑞长子。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幼入家园私塾。清宣统三年(1911),就读于绍兴山会初级师范书院,成为鲁迅先生的学生。民国六年(1917),赴京报考北京大学,因遇张勋复辟之乱,逃回杭州,转而改考浙江法政专门校园。结业后,回乡运营祖传的德懋染坊。20世纪20年代起,历任安徽天长县知事、绍兴县型塘小书院教员,绍兴县一镜乡保长、乡长。1945年辞去职务。绍兴解放之初,参与过公民政府在湖塘七尺庙内举行的思维改造学习班。20世纪50年代,他曾以鲁迅学生的身份去拜访鲁迅夫人许广平,托她协助介绍作业。许劝他:“你年岁大了,思维观念比较陈腐,已跟不上新局势的开展和新年代的脚步,不适宜再外出找作业,可在乡里摆摆摊,做点小生意保持生计,这也是为公民服务的一个方面。”[35]就这样他一向住在家里,20世纪80年代初逝世。胡文达学问渊博,拿手书法,对赵体下过一番较深的“临池”功夫,在乡里颇有名望。今湖塘村染店台家世三进壁间,尚存他所题“惟吾德馨,介尔景福”等书迹。

  胡文达维护西跨湖桥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抗战全面迸发后,他为鼓励乡民的抗日斗志,决然用石灰水在西跨湖桥上写下“对日实行经济断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6个通俗易懂的擘窠楷书。民国三十年(1941)一月,绍兴沦亡后,他又为防止标语内容激怒敌人,继而引发炸桥事情的发生,就及时奇妙地用石灰水将原有的标语悉数刷白,然后从头写上孙中山先生倡议的“忠孝、仁慈、信义、平和”8个意味深长的深蓝色大字,落款为“一镜乡民公署”。这样该桥总算逃过一劫[36]。现在,桥上的宣扬标语虽已褪色脱落,但部分字痕仍模糊可辨。

  1.鉴湖西端标志。鉴湖初名镜湖,后亦称南湖、长湖、大湖、贺监湖、照湖等。湖涉山阴、会稽二县(今分属绍兴市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系东汉永和五年(140)会稽郡太守马臻掌管创立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绍兴公民的母亲湖。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湖之局势,亦分为二,而隶两县。隶会稽曰东湖,隶山阴曰西湖。东西二湖,由稽山门驿路为界。”[37]现称鉴湖者,多指古鉴湖之西湖部分。该段河湖长约23公里,均匀宽108米,烟波浩淼,四通八达。而西跨湖桥地处西湖西端的湖塘村,与坐落西湖东端即绍兴城西常禧门(俗称旱偏门)外的东跨湖桥,在必定程度上标明着鉴湖的主体水域规划。现在,东跨湖桥已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大桥,失掉文物价值,而西跨湖桥作为今天鉴湖之上的标志性修建物仍然耸峙如故,因而对鉴湖前史文化的研讨和使用价值显而易见。

  2.始建年代依据。关于西跨湖桥的开创年代,现在古桥研讨界至少存在三种说法:第一说为宋代或南宋时已存在。见于周幼涛主编《绍兴山水》[38]、绍兴市城建档案馆编《绍兴石桥》[39]、绍兴市文物办理局编《绍兴文物志》[40]、罗关洲著《绍兴古桥掇英》[41]、绍兴市文物办理局编《绍兴文化遗产•石桥卷》[42]等。此说为干流,笔者之前也曾认同。第二说为东汉,见于单建新撰《十里湖塘一镜圆——绍兴湖塘西跨湖桥散记》[43]等。第三说为明代,见于钟越宝、罗海笛著《绍兴文物》[44]、王佐才、陈淼主编《鉴湖行》[45]、童志洪撰《古山阴“西跨湖桥”的宿世此生》[46]、胡关健撰《胡氏族员与西跨湖桥》[47]等。现经过对该桥的全面查询,对碑文题记的重复摩挲,对谱牒、方志的细心审阅,进一步认识到:第一说虽有南宋嘉泰《会稽志》为据,其云:“西跨湖桥在(山阴)县西六里,上有亭,傍有宝塔。”[48]但该志文中所称的“西跨湖桥”,距山阴县西约六里,而湖塘西跨湖桥距山阴县约四十里,互相路程截然不同,应不属同一座桥。按地理位置,该“西跨湖桥”,应为绍兴城西常禧门外南直街北端的东跨湖桥。对此,明嘉靖《山阴县志》记有“西跨湖桥,去县西南六里镜湖上,南通离(漓)渚路”[49]之语,亦可补证。又有文称:湖塘西跨湖桥早年“从前建有桥亭,与《嘉泰会稽志》所载相符。”[50]其实该桥亭并非早年就有,而是现代修建物,上文已述。第二说则是与鉴湖的创立联络在一起。鉴湖建成后,因交通需求,天然少不了跨湖桥梁,但却不是此桥。第三说是以实证为依托,最具可靠性和说服力,应予支撑。至于该桥的详细制作年代,前已提及可准确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嘉庆《山阴县志》中称胡古峰“其他义行甚多,万历二十八年建坊旌表”[51]之事,与他独资营建该桥不无联系。在胡古峰建桥之前,此地并无跨湖桥梁,行人来往是靠船舶摆渡。现桥南岸尚存古地名“渡船头”,亦能解说这一问题。

  3.桥名演化规则。在鉴湖前史上,曾以“西跨湖桥”命名的桥梁至少有两座,即常禧门外南直街北端的东跨湖桥与湖塘的西跨湖桥,桥名亦跟着年代的替换而有所改变。今东跨湖桥,南宋嘉泰《会稽志》称“西跨湖桥”,该名直至清嘉庆八年(1803)还在运用,有明嘉靖《山阴县志》、清康熙《山阴县志》、清嘉庆《山阴县志》可证。清嘉庆九年(1804),湖塘西跨湖桥重修后,为防止二桥呈现重名,遂依据地理位置,将地处西湖东端的常禧门外西跨湖桥,改名为东跨湖桥(简称跨湖桥)。这在清嘉庆十一年(1806),姚继祖(清名臣姚启圣之孙)等人立于常禧门外跨湖桥南直街壁间的《重建跨湖桥碑记》中有所显现,其云:“昔东汉会稽太守马公创鉴湖,筑塘四十里,连东西跨湖二桥。¨¨¨¨城去常禧门里许,南接山上,盖东跨湖桥也。”[52]尔后,该桥名沿用至今。湖塘西跨湖桥,开始称湖塘跨湖桥。清康熙《山阴县志》有载:“湖塘跨湖桥,去县西四十里。东入郡城,西通萧山路。”[53]清嘉庆九年(1804),该桥重修后,才正式定名为西跨湖桥。上文所述《重修西跨湖桥碑记》,以及该桥券脸石上镌刻的桥名可资佐证。成书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的《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中有《山阴县图》,也标示该桥为“西跨湖桥”[54]。同书《绍兴府山阴县水路道里记》篇中更清晰写道:“西跨湖桥,自大王庙前东南流至此三里强,水深九尺,面阔十丈,有古城溪自南来注之。”[55]这些图文材料无一不标明该桥名的连续运用。

  1.造型艺术特征。桥梁的造型与我国山水画构图多有相似之处。我国山水画的方式,非常考究主次联系。明唐志契《绘事微言》中编录宋李澄叟《画山水诀》云:“凡画山水,……先要立宾主分远近,次安置凹凸,落墨无令重浊,亦无令枯干。”[56]造桥布局又何曾不是如此。西跨湖桥作为一座拱梁相结合的长桥,拱桥是主体,梁桥是次体。拱桥桥孔选用古代石拱桥中最常见的半圆形,与水下起浮的影子组成整个镜面,这样一虚一实,真假相映,构成明显比照。整座桥梁,呈现出中心拱起,两头居平的状况,显得凹凸参差,气势雄伟,且富于韵律的改变。拱券之上,又有杰出的眉石,状若随拱崎岖的波形。当地传说,该桥拱桥桥孔与东跨湖桥的桥孔笔对,遥遥相对。由此可见,当年胡古峰和能工巧匠对该桥的规划制作可谓煞费苦心。每逢烟雨濛濛之时,该桥在周边的山水和民居映衬下,更是别有一番画中有诗。站立桥上极目东眺,“十里湖塘”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在绍兴市柯桥区境内,现存单孔拱桥与多孔梁桥组合的古桥已不多见,具有代表性的仅见柯岩大街阮三村的太平桥、华舍大街大西庄村的荷花桥等数座罢了。因而,西跨湖桥对绍兴石桥营建技艺的研讨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西跨湖桥与严密相连的同堰桥规划成曲尺形也颇具特征。刘致平著《我国修建类型及结构》云:“我国园林内更常使用桥的弯曲回环的美丽形象来装点景色。”[57]尽管该桥与园林中曲桥的布局理念不尽相同,首要是遵守地理环境的要求,但也有学习园林艺术的因子在内,其意图是使桥梁的全体变得愈加亭亭玉立,弯曲成趣。同堰桥的石栏也异乎寻常,规划成矮小的坐凳,既可歇息,又可欣赏水上景色。每到盛夏黄昏,该桥还成为乡民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2.雕刻艺术成果。西跨湖桥的雕刻图画,遵从“图必有意,意必吉利”的准则,散布在拱券、栏板、拱冠石、望柱和抱鼓石上。拱券和栏板的雕刻首要为桥名和题记。就书法而言,券脸石上的桥名“西跨湖”3字,笔画交叉有度,参差有致,淳厚劲健,别开生面,当非出俗手,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桥名虽未署年月,但其书法风格及镌刻技法与同堰桥桥名类同,而同堰桥桥名的书刻年代为清嘉庆九年(1804)。由此估测,该桥桥名亦为同期重修时所书。拱石上的胡楫题记,点画爽直挺秀,结体严紧,书风挨近柳体。其他题记虽不以书法见长,但不失为研讨该桥前史沿革的宝贵什物材料。

  西跨湖桥拱冠石上雕刻的5幅图画,技艺精深,独具匠心,可谓绍兴古桥艺术的精华。图画的主题均与龙、凤、鱼、鹿、麒麟等动物相关。如鱼得水:蛟,是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蛟龙入水后就能兴云作雾,飞扬上天。春秋管仲撰《管子》云:“如鱼得水,而神可立也。”[58]以此比方英雄人物得到施展才华的时机。鸣凤向阳:语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向阳。”[59]后以此比方贤臣遇到明君。鱼跃龙门:见宋陆佃《埤雅》:“鲤,此今之赪鲤也。……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60]比方举业成功或位置高升。双鹿灵芝:鹿是瑞兽。晋葛洪《抱朴子》载:“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61]灵芝为仙草,在古代被认为是六合精气所化。以此祝颂官运亨通、充足长命。麒麟踏云:语出唐李商隐撰《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62]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比方德才兼备的人。上述5幅雕饰,既折射出西跨湖桥制作者胡古峰出人投地、步入宦途的光鲜人生,又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寻求与神往。其间第1-4幅图画外围饰弦纹两周,其内选用深雕和透雕方法,立体感极强,表现方法与柯桥区柯岩大街秋湖村明嘉靖年间建立的石牌坊上雕刻相一致;第5幅图画,外围饰卷云纹一周,其内选用浮雕技法,且石色微黑,与前者显着有别,应为清代重修时补刻。

  西跨湖桥的桥面望柱柱头雕刻蹲狮两对,体型不大,躯干较短。其间雄狮足蹬绣球,威武强健;雌狮怀护幼仔,含情脉脉。狮子,是东汉时随丝绸之路和释教传入而成为我国的吉利动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狮子出西域诸国,……铜头铁额,钩爪锯牙,弭耳昂鼻,目光如电,声吼如雷,有耏髯。牡者尾上羽毛大如斗,日走五百里,为毛虫之长。怒则威在齿,喜则威在尾。每一吼则百兽辟易。”[63]用狮子守桥,是因为它在古人心目中具有驱邪辟恶的威力。桥坡望柱柱头均为覆莲或束腰仰覆莲图画,线条丰满,古拙简厚,层次清楚。莲花,自释教传入我国后,就成为释教的圣花、佛坐的别称,而造桥又是一种传统的济世美德。绍兴俗谚道:“茹素拜佛念经,不如造桥铺路建凉亭。”故望柱以莲瓣为饰,含有弘佛扬善之意。该桥覆莲柱头、抱鼓石的形制,与柯桥区华舍大街张溇村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创立的云梯桥、柯桥区齐贤大街兴浦村明代花洞桥上的同类石构件相近似。这与清代石桥繁复僵硬的装修艺术风格有着显着的差异。

  1.构筑安定。西跨湖桥之所以安如磐石,百年有形,与合理选材、用材不无联系。绍兴盛产修建石材,其挖掘前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不过其时受生产工具的限制,仅为小规划浅表挖掘,而真实的大规划深挖细采,则在汉代及之后。境内的吼山(犬亭山)、羊山、曹山、箬山(东湖)、柯山(柯岩)等,都曾是闻名的采石场所(石宕)。如明万历《会稽县志》载:“犬亭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宝山北。……此山尽白石,为工人所伐。”[64]又如明祁彪佳《越中园亭记》云:“柯山石宕,传系范少伯筑越城时所凿。”[65]又如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郑一麟、吴显忠撰《羊石山石佛庵碑记》云:“隋开皇时,越国公杨素采羊山之石筑罗城。”[66]再如清康熙《会稽县志》载:“箬山在县东一十二里洞浦山西北。……山多坚石,取用甚广。”[67]明清时期,绍兴石桥用材,首要取自箬山、羊山、柯山等采石场,但这些石材的质地不尽相同。比较较而言,箬山、羊山石硬度高,抗压力强,经用性好;柯山石“色白、体轻、质松,不经用。”[68]西跨湖桥的制作和修葺者取长补短,科学选用质地坚固、不易风化的箬山优质石材,使得该桥的主体结构至今根本保存无缺,实为明智之举。

  西跨湖桥的拱石与拱石、拱石与联石之间,除选用惯例的榫卯结构外,还充填很多焊锡,这在绍兴其他石桥中尚属首见。锡,俗称白镴。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曰:“锡,银铅之间也。”[69]具有熔点低、易焊接、用处广泛等长处。该桥选用焊锡工艺,等于为防止拱券松垮多加了一道“稳妥”,它填补了绍兴石桥营建技艺的空白,也成为我国乃至国际古桥科学技术史上的先进标本。拱券两头设有一圈凸出的拱眉,能起到较好的排水效果,在必定程度上削减雨水对拱券的腐蚀。拱桥桥面的定心石,选用大块厚重石料,使拱券合龙后防止呈现冒尖现象。拱桥桥台自下而上逐步收分,横剖面略呈梯形,有利于增强桥梁的安定性。单个拱石还镶嵌“蚂蟥襻”加固。多种科技手法的归纳使用,为该桥历经沧桑而岿然耸峙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同堰桥西桥墩下部向南规划成一长方形渠道,渠道转角又处理成圆弧形,既防止船舶转弯泊岸时发生磕碰,又保证行人上下船舶安全无虞,非常科学合理,也表现了古代建桥匠人的聪明才智。

  2.功用清楚。绍兴水网布满,湖泊很多,素有“水乡泽国”[70]之称,在古代“以船为车,以楫为马”[71],水上交通非常兴旺,而鉴湖水域更是如此。因而,制作桥梁有必要量体裁衣,习惯水环境和社会开展的需求。西跨湖桥的规划制作者,将该桥规划成拱梁组合的长桥,拱桥居中,两头梁桥衔接湖岸。因为拱桥具有“桥面不易折断而跨度又可很大”[72]的特色,故净跨到达8.70米,其跨度之大乃至超过了浙东古运河上久负盛名的太平桥。两头的梁桥较为矮小,与拱桥构成明显的比照。这种凹凸悬殊的桥型,使官船、画舫、埠船等经过巨大的拱桥捉襟见肘,又使乌篷小舟等驶入矮小的梁桥亦四通八达,一起还能省工节料,统筹水源调济,可谓一举两得。

  (一)西跨湖桥是我国优异前史文化遗产、绍兴石桥中的“活化石”、鉴湖之上的灿烂明珠。该桥开创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有修建风格为基,有碑文题记为凭,有前史文献为证,已是铁板钉钉,毋庸置疑。

  (二)在西跨湖桥前史上,山阴张川胡氏族员(湖塘支脉),建桥、修桥、护桥,祖德有光,功不可没,值得后人留念。当今,政府又将该桥的维护归入法制化轨迹,更是功在今世,利在千秋。

  (三)对西跨湖桥打开查询与研讨,意图是为进一步充分文保单位的“四有”记载档案,进一步讨论绍兴石桥的营建技艺,进一步提高桥都绍兴的“含金量”,进一步丰厚鉴湖的旅游资源添砖加瓦。

  [1]2021年2月23日,笔者拜访绍兴市柯桥区湖塘大街湖塘村胡光国先生(胡配谦后嗣、胡文达之侄,时年98岁)记载。

  [2](清)胡钟生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六上《世系表五上》,清光绪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3]绍兴图书馆收拾:《民国绍兴县志材料第二辑》第十三类《宗教》第三十三册,广陵书社2012年版,第117页。

  [4]见1983年10月21日,叶长福、张金水、田新圃查询《古代修建登记表》(笔者录存)。

  [5](清)李慈铭著,刘再华校点:《越缦堂诗文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72页。

  [6]1989年3月27日,笔者拜访绍兴县湖塘乡西跨湖村胡光国先生(胡配谦后嗣、胡文达之侄,时年66岁)记载。

  [7](清)李慈铭著,刘再华校点:《越缦堂诗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8](清)李慈铭著,刘再华校点:《越缦堂诗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9](清)李慈铭著,刘再华校点:《越缦堂诗文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72页。

  [10](清)李慈铭著,刘再华校点:《越缦堂诗文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90页。

  [11](清)李慈铭撰:《湖唐林馆四六文》卷一《七居》,清光绪十年刻本。

  [12]陈从周、潘洪萱编著:《绍兴石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66页。

  [13]2021年2月23日,笔者拜访绍兴市柯桥区湖塘大街湖塘村胡光国先生(胡配谦后嗣、胡文达之侄,时年98岁)记载。

  [14](清)胡光文等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十六《祖传•都指挥佥事古峰、宣府镇副将御隆公列传第十》,清嘉庆十七年敦睦堂刻本。

  [15](清)胡光文等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十六《祖传•都指挥佥事古峰、宣府镇副将御隆公列传第十》,清嘉庆十七年敦睦堂刻本。

  [16]1989年3月27日,笔者拜访绍兴县湖塘乡西跨湖村胡光国先生(胡配谦后嗣、胡文达之侄,时年66岁)记载。

  [17](清)胡光文等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十六《祖传•都指挥佥事古峰、宣府镇副将御隆公列传第十》,清嘉庆十七年敦睦堂刻本。

  [18]《明实录•明熹宗实录》(第66册)卷八《天启元年三月》,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第382-383页。

  [19](清)高登先修,(清)沈麟趾、单国骥等纂:康熙《山阴县志》卷三十二《人物志十•孝友•胡楫》,清康熙十年刻本。

  [20]2021年3月22日,笔者拜访绍兴市柯桥区湖塘大街湖塘村魏阿四先生(时年80岁)记载。

  [21](清)胡光文等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十八《祖传•拙民公》,清嘉庆十七年敦睦堂刻本。

  [22](清)胡光文等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十八《祖传•拙民公》,清嘉庆十七年敦睦堂刻本。

  [23](清)胡光文等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十七《祖传•四川达州州同加知府衔一峰公列传第二十》,清嘉庆十七年敦睦堂刻本。

  [24](清)胡光文等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十七《祖传•四川达州州同加知府衔一峰公列传第二十》,清嘉庆十七年敦睦堂刻本。

  [25](清)胡钟生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十九《传二•宦迹•一峰公传(十七世)》,上海图书收藏清光绪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26](清)濮瑗纂,(清)陈治安等修:咸丰《简州志》卷五《人物志•宦迹•胡延璠》,清咸丰三年刻本。

  [27](清)陈松龄纂修:咸丰《天全州志》卷五《人物志•名宦•胡延璠》,清咸丰八年刻本。

  [28](清)胡光文等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十七《祖传•四川达州州同加知府衔一峰公列传第二十》,清嘉庆十七年敦睦堂刻本。

  [29]2021年3月22日,笔者拜访绍兴市柯桥区湖塘大街湖塘村胡光国先生(胡配谦后嗣、胡文达之侄,时年98岁)记载。

  [30](清)胡钟生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二十四《传七•义行•海门公传三(山阴杜煦撰,尺庄)》,清光绪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31](清)宗稷辰撰:《躬耻斋文钞》(第六册)卷十《碑志类•海门胡府君墓表》,清咸丰元年越岘山馆刻本。

  [32](清)胡钟生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二十四《传七•义行•海门公传三》(山阴杜煦撰,尺庄),上海图书收藏清光绪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33](清)胡钟生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四十《先世遗诗》,清光绪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34](清)胡钟生纂修:《张川胡氏宗谱》卷六下《世系表五下》,清光绪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35]1989年3月27日,笔者拜访绍兴县湖塘中学退休教师田新圃先生(时年78岁)记载。

  [36]1989年3月27日,笔者拜访绍兴县湖塘乡西跨湖村胡光国先生(胡配谦后嗣、胡文达之侄,时年66岁)记载。

  [37](宋)沈作宾修,(宋)施宿等纂:嘉泰《会稽志》卷十三《镜湖》,明正德五年刻本。

  [38]周幼涛主编:《绍兴山水》,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39]绍兴市城市制作档案馆编:《绍兴石桥》(上册),我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40]绍兴市文物办理局编:《绍兴文物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0页。

  [41]罗关洲著:《绍兴古桥掇英》,浙江公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42]绍兴市文物办理局编:《绍兴文化遗产•石桥卷》,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13页。

  [43]单建新:《十里湖塘一镜圆——绍兴湖塘西跨湖桥散记》,《绍兴县报》2006年1月15日。

  [44]钟越宝、罗海笛著:《绍兴文物》,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2页。

  [45]王佐才、陈淼主编,沈宏更履行主编:《鉴湖行》,我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46]童志洪:《古山阴“西跨湖桥”的宿世此生》,《绍兴日报》2015年9月20日。

  [47]胡关健:《胡氏族员与西跨湖桥》,《越地春秋》2018年第4 期,第126-128页。

  [48](宋)沈作宾修,(宋)施宿等纂:嘉泰《会稽志》卷十一《桥梁》,明正德五年刻本。

  [49](明)许东望修,(明)张天复、柳文纂:嘉靖《山阴县志》卷二《山川志·桥渡》,明嘉靖三十年刻本。

  [50]绍兴市文物办理局编:《绍兴文化遗产•石桥卷》,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13页。

  [51](清)徐元梅修,(清)朱文翰等纂:嘉庆《山阴县志》卷十四《乡贤二》,清嘉庆八年刻本。

  [52]陈五六主编、周燕儿履行主编:《绍兴摩崖碑版集成》(第四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63-564页。

  [53](清)高登先修,(清)沈麟趾等纂:康熙《山阴县志》卷五《山川志下·桥》,清康熙十年刻本。

  [54](清)宗源瀚主编,徐则恂修订:《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第三册),学苑出版社2019年版,第18页。

  [55](清)宗源瀚主编,徐则恂修订:《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第三册),学苑出版社2019年版,第26页。

  [56](明)唐志契撰:《绘事微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57]刘致平著:《我国修建类型及结构》(新一版),我国修建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页。

  [58](春秋)管仲撰,李远燕、李文娟译注:《管子》,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61](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卷三《对俗》,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版,第9页。

  [62](唐)李商隐著,(清)朱鹤龄笺注,田松青点校:《李商隐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193页。

  [63](明)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第四册),我国书店1988年版,第2页。

  [64](明)杨维新修,(明)张元忭、徐渭纂:万历《会稽县志》卷二《山川•犬亭山》,明万历三年刻本。

  [65](明)祁彪佳撰:《越中园亭记》之五《城西•潘园》,清宣统三年绍兴公报社铅印越中文献辑存书本。

  [67](清)吕化龙修,(清)董钦德纂:康熙《会稽县志》卷三《山川志上•山》,清康熙十三年刻本。

  [68]绍兴图书馆收拾:《民国绍兴县志材料第二辑》(第二十四册)第十类《食货•石矿》,广陵书社2012年版,第90页。

  [69](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附检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3页。

  [70](清)陈梦雷等原辑,杨家骆主编:《古今图书集成》(第747册)《戎政典•改官练兵事宜疏(张慎言)》,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版,第780页。

  [71](东汉)袁康、吴平编录,乐祖谋点校:《越绝书》卷八《越绝外列传地传第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72]刘致平著:《我国修建类型及结构》(新一版),我国修建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页。


关于我们
产品系列
天博官网登录
天博平台官网|客户服务
品牌资讯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工字扣
撞钉
喼钮面
底三件
天博官方网站app下载
联系我们

E-mail: service@yynk.com

13725810607(唐小姐)

13377714625(张小姐)

固话: 0769-88566677

友情链接:天博官网登录 | 天博官方网站app下载 | 天博平台官网

扫码加微信

扫码加微信

© 2005-2018 天博官网登录平台_天博官方app下载网站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ICP备案证书号: 粤ICP备10201210